6月4日,在吉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上,《2024年吉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發布。省生態環境廳相關負責人對《2024年吉林省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進行解讀,并公布我省六五環境日活動相關情況。 2024年,全面深化美麗吉林建設,聚焦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支撐高質量發展,堅決扛起維護生態安全的重要使命和守護吉林生態地標的政治責任。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安全形勢平穩,未發生較大以上級別突發環境事件,生態環境保護工作邁上新臺階。 環境空氣質量保持穩定,繼續保持在全國第一方陣。全省地級及以上城市優良天數比例為92.9%,優于全國平均水平5.7個百分點。細顆粒物(PM2.5)年均濃度為26.9微克/立方米,優于全國平均水平2.4微克/立方米,以上兩項指標連續9年優于全國平均水平。可吸入顆粒物(PM10)、細顆粒物(PM2.5)、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等6項主要污染物平均濃度連續7年達到國家二級標準。全省無酸雨城市,降水pH均值為6.57,呈中性。 水環境質量再創歷史最好水平,實現2021年以來“四連升”。全省109個國家考核斷面首次實現Ⅴ類及以下水體全部消除,其中,Ⅰ-Ⅲ類水質斷面97個,比例達到89%,同比上升2.8個百分點,優于國家年度考核目標11.9個百分點。IV類水質斷面12個,占比11%,同比下降0.9個百分點。我省境內松花江、圖們江、遼河、鴨綠江及綏芬河等五大水系水質均達到良好及以上。松花江、圖們江水系干流,鴨綠江、綏芬河全域優良水體比例達到100%。 全省地下水國家考核點位水質保持穩定。生態質量狀況連續21年保持良好,全省生態質量指數(EQI值)為67.3,優于全國平均水平。生態系統質量穩中有升。全省自然生態系統覆蓋比例較高、人類干擾強度較低,生物多樣性較豐富、生態結構較完整、生態系統較穩定、生態功能較完善。 全省土壤環境質量保持在較好水平。農用地土壤環境良好,重點建設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為產出優質“吉林糧”打下堅實基礎。 聲環境質量穩中向好。全省城市功能區聲環境質量晝間達標率為96.9%,同比上升4.2個百分點,夜間達標率為84.9%,同比上升8.1個百分點,連續7年持續提高。輻射環境穩定安全。全省環境電離輻射水平處于本底漲落范圍內,空氣、水、土壤等各類環境介質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處于天然本底漲落范圍內,人工放射性核素活度濃度未見異常。環境電磁輻射水平低于國家相關限值,監測頻率范圍內電場強度始終低于國家標準規定的公眾暴露控制限值。 初審:郭小宇 復審:韓鐵英 終審:曹夢南 |